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2013年传播行业十大关键词
时间:2014-01-02 09: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电视
也许正应了“传统媒体不死”那句话,有关于“电视”的一切在2013年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目光中。一方面,各大卫视的娱乐节目做得顺风顺水,并借此创下了一轮又一轮的招标奇迹——立白2.35亿冠名第二季《我是歌手》,加多宝2.5亿冠名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伊利3.1亿冠名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甚至连相关的网络独播权和网络冠名权也已经迈向了亿元量级,让人们再次看到了电视媒体的能量。另一方面,技术正在引导着电视媒体向新的领域迈进,乐视TV、小米电视配合上各自的“盒子”,让智能电视不再只是想象;与此同时,更加智能化的操作、云处理、娱乐性的增强也为传统的电视媒体赋予了更多空间和生命力。
自媒体
9月份,演员陈坤在其微信平台上开始施行会员付费制——成为会员后,可以获得陈坤相关的新闻、照片、音乐、书籍,参与会员讨论等服务。无论这是否是一场炒作,但能够看到的是,自媒体不再只是单纯的依托品牌方生存,或是纯粹的自我宣传,它的营销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
并购
“并购”这个词已经连续第二年进入我们的视野。资本的力量依然在运转,和去年不同的是,传播集团们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对独立公司的收购,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彼此间的合并、联手去实现对整个市场的野心。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洗牌也远远没有结束,百度收购PPS,腾讯入股搜狗,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等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同样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恒大
中超三连冠,中国球队在亚冠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世俱杯第四名……在2013年创下的一连串记录让恒大这支四年前才刚刚升上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的球队一夜间成为了中国足球界、乃至全国舆论界关注的焦点。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地产将足球营销发挥的淋漓尽致——姑且不算“恒大“品牌在全国、全世界媒体上的曝光率,单只是恒大下赛季的冠名和胸前广告也已经被叫卖到了上亿元的价格。
O2O
从团购网站兴起之时,O2O模式就已经开始被提及。而随着智能终端普及率的上升,基于移动端的O2O将爆发比PC端O2O更大的商业价值。毫无疑问,移动端与技术的发展为O2O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随着地图类应用的快速发展,O2O市场入资源的争夺战也由此再掀高潮。
4G
从3G互联网的普及到4G的诞生,其中所经过的时间不过短短3、4年而已,但变化是巨大的:首先是几大运营商之间的重新洗牌,就像联通与苹果合作之后在3G业务上占尽优势一样,如何争夺4G时代的用户群体也将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运营商们的地位;另一方面,和传统媒体的发展如出一辙,从2G时代的文字、图片,到3G时代的语音,当4G即将来临时,视频无疑将成为新的移动时代的最主要媒介形式,届时关于移动端的营销会有怎样的变化也将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朋友圈
如果说去年的微信还只是风靡一时的IM工具的话,那么今年的微信则已经成为了品牌们不得不重视的又一个社会化营销战场,这都要归功于微信中的内置社交平台——朋友圈。朋友圈基于真实社交关系的平台性质让品牌看到了将“粉丝营销”转变为“朋友营销”的机会,信息的主动推送也变成了激励用户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营销内容进行传播。
PK
PK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品牌的地方也就一定有竞争。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在今年似乎出现的格外频繁——电商之间(京东&淘宝),互联网公司之间(百度&360),快消品之间(王老吉&加多宝)
互联网标王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把央视这个中国第一媒体的标王当做经济的晴雨表时,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狂飙突进却令人惊叹。2012年,百度等在线媒体平台陆续爆出亿元大单;2013年,各大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则又攀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已经接近电视标王量级。另一方面,视频网站自制栏目、电视节目网络独播等内容的冠名权也屡创新高,同样接近了亿元的关口。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开始分庭抗礼,一个“互联网标王”争霸的时代已经来临。
微支付
无论是B2C、C2C还是O2O,决定其成败的最终环节都只有一个——支付。因此,对于微信、淘宝们来说,即使用户基数再大、营销做的再成功,快速直接的移动端支付都是必须重视的基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腾讯会如此迅速地推出微信支付,淘宝为何如此看重双十一期间的手机支付额。2013年,微支付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整个移动端营销的最终环节打通,也让未来的移动营销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